馬德興認為,在現有情況下,足協在短時間內無法選出合適的主教練

来源: 東方體育日報

2025-09-10 14:21

在9月10日的《東方體育日報》中,記者馬德興以其獨到的視角,深刻地探討了國足選帥的問題。中國足協一紙公告宣告了選聘新任主教練的決策,但顯然,這項工作的熱度遠不及當初伊萬下課時的火熱。如今看來,在短短的時間內,國足的主帥選拔似乎並無實質性進展。國足在10月份的比賽窗口期能否有新的面貌,幾乎可以說希望渺茫。

坦白講,雖然中國足協以公開的形式向外界傳達了選帥的信息,但實際上在具體的選帥過程中,足協或許並沒有決定權。在過去的一到兩年中,圍繞中國足球所發生的諸多關鍵任務,往往並非足協單獨所能掌控。這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。

盡管如此,作為執行機構的中國足協仍必須發布公告,因為很多事情需要通過他們這個官方渠道來實現,並且遵循相應的程序和邏輯。看似簡單的“下課”事件,實際上卻充滿了復雜的內情。前任主帥伊萬因未能帶隊出線、未完成使命,理應按照合同規定“下課”。但從比賽結束到正式宣布,他的“下課”卻經歷了漫長的等待。

更令人困惑的是,從伊萬下課到正式發布招聘公告,之間整整隔了一個多月。本不是因為足協的辦事效率低下,而是他們在選帥問題上實質上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,更高層的領導才是最終的決策者。圍繞什麼標準、達成怎樣的要求來選擇新教練,這一切都不由足協一言而決。

根據中國足協的公告,公開招聘的時間截至9月20日,給予各位感興趣的教練15天的選擇時間。然而,截止後,技術部門將對簡歷進行篩選,然後展開面試等一系列流程。在這緊湊的10天時間內,若想初步確定主帥人選並經過層層審批,最終拍板定案,再到10月初組織國家隊集訓,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。

可以想象,如果中國足球具備如此高效的辦事能力,現狀絕不會如此不堪。然而,國足的下一次亮相則似乎變得撲朔迷離,能否在11月份的比賽窗口期如願召回,已然算是一種不小的期盼。

關於未來的主帥會是誰,答案變得更加模糊,沒人能確知也無人敢下定論。各位球迷能做的,也唯有靜待其變,看看接下來會展開怎樣的局面。